基于錦綸蠶絲材料的“蟬翼繡”研究
湖南省當代湘繡藝術研究院 黃笛
摘要:傳統湘繡是在緞料或尼龍上使用絲線繡制出各種圖案,雖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但底料的薄、透特性不強,作品稍顯厚重沉悶,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作品的工藝效果和藝術價值。然而,新材料錦綸蠶絲在湘繡底料上的應用,為湘繡繡材提供了另外一種選擇。利用其輕透的特性,將錦綸蠶絲絲理與繡線絲理有機融合,取得了如“蟬翼”般獨特的藝術效果,故名為“蟬翼繡”產品,已取得相關專利,具有較好的推廣價值。
關鍵詞:錦綸蠶絲 蟬翼繡 融合
1、前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人們審美水平的提高,傳統湘繡的復雜工藝和表現形式不太適應現代人們審美的多樣化要求。繼承和創新湘繡刺繡工藝具有較大的現實意義。
與湘繡齊名的蘇繡,大力推進產業集群發展,僅蘇州鎮湖鎮,就有8000繡娘,300余家繡莊,聯結全國270多個刺繡工藝店;同時蘇繡還在創新上下功夫,改革工藝,開發新品,相應在企業管理、市場開發上精耕細作;此外蘇繡在人才的培養上更是不遺余力,不少美術院校為蘇繡廠家提供人才支撐,例如蘇州絲綢工學院、南京藝術學院等,每年穩定為生產廠家提供了大批的優秀人才。
近年來,受經濟和市場環境等影響,湘繡的后備力量成長相對緩慢,人才青黃不接,成了制約湘繡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的瓶頸。湘繡業界對人才的需求來得更為迫切,如果不加速人才培養,湘繡的傳承和發展都將面臨困境。2006年,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在全國首開湘繡專業,首開湘繡學歷教育之先河。先后與湖南湘繡城集團、湖南省湘繡研究所、湖南金球湘繡有限公司等企業攜手,合作培養專業型、知識型、高素質技能型現代“繡娘”;2008年9月,以湖南工藝美術職院為主體的全省26所高職院校,與以湖南金球湘繡有限公司為龍頭的82家企業, 組建湖南工藝美術職業教育集團,再次拉開了校企大規模“零距離”對接的序幕;2011年6月,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在原來湘繡設計與工藝專業、劉愛云大師工作室、湘繡設計研發中心的基礎上,成立湘繡藝術學院,全方位、高水平、多角度對接產業,把學院建設成為集湘繡專業人才培養、企業員工培訓、湘繡技藝傳習、湘繡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保護、湘繡產品創新研發和生產、職業技能鑒定等功能于一體的基地。
與積極培養湘繡人才的同時,工藝創新和新材料創新也是湘繡行業發展的必經之路。
2、基于新材料的刺繡工藝研究
現有的傳統單面刺繡,無論哪個繡種,都是采用傳統的綢緞為底料進行刺繡。用傳統繡法在綢緞底料上獲得的刺繡工藝品,作品厚重沉悶,基本無法透光。然而,采用錦綸蠶絲為底料的刺繡,使得底料上的繡線痕跡清淡、柔美,整幅繡品透光率為 70-90%,給人通透輕靈的美感。圖1所示為新材料錦綸蠶絲。
圖1 錦綸蠶絲
聚酰胺纖維俗稱尼龍(Nylon),英文名稱Polyamide(簡稱PA),密度1.15 g/cm3;,是分子主鏈上含有重復酰胺基團—[NHCO]—的熱塑性樹脂總稱。包括脂肪族PA,脂肪—芳香族PA和芳香族PA。其中,脂肪族PA品種多,產量大,應用廣泛,其命名由合成單體具體的碳原子數而定。是美國著名化學家卡羅瑟斯和他的科研小組發明的。尼龍,是聚酰胺纖維(錦綸)的一種說法,可制成長纖或短纖[1]。
其形態結構是:采用熔紡法制得的錦綸在顯微鏡中觀察到的形態結構具有圓形的截面和無特殊的縱向結構。在電子顯微鏡下可觀察到絲狀的原纖組織,錦綸66的原纖寬約10-15nm。如用異形噴絲板,可制成各種特殊截面形狀的錦綸,如多角形、多葉形、中空等異形截面。它的聚焦態結構與紡絲過程的拉伸及熱處理有密切關系。不同錦綸的大分子主鏈都由碳原子和氮原子相連而成。
異形纖維可改變纖維的彈性,使纖維具有特殊的光澤與膨松性,并改善纖維的抱合性能與覆蓋能力以及抗起球、減少靜電等性能。如三角形纖維有閃光效應;五葉形纖維有肥光般光澤,手感良好,并抗起球;中空纖維由于內部有空腔,密度小,保暖性好。
其基本屬性有:
(1)阻燃。大部分阻燃劑在高溫下易分解,釋放出酸性物質,對金屬具有腐蝕作用,因此,塑化元件(螺桿、過膠頭、過膠圈、過膠墊圈、法蘭等)需鍍硬鉻處理。工藝方面,盡量控制機筒溫度不能過高,注射速度不能太快,以避免因膠料溫度過高而分解引起制品變色和力學性能下降。
(2)透明。具有良好的拉伸強度、耐沖擊強度、剛性、耐磨性、耐化學性、表面硬度等性能,透光率高,與光學玻璃相近,加工溫度為300--315 ℃,成型加工時,需嚴格控制機筒溫度,熔體溫度太高會因降解而導致制品變色,溫度太低會因塑化不良而影響制品的透明度。模具溫度盡量取低些,模具溫度高會因結晶而使制品的透明度降低。
(3)耐磨。在加入了碳黑等吸收紫外線的助劑,這些對自潤滑性和對金屬的磨損大大增強,成型加工時會影響下料和磨損機件。因此,需要采用進料能力強及耐磨性高的螺桿、機筒、過膠頭、過膠圈、過膠墊圈組合。聚酰胺分子鏈上的重復結構單無是酰胺基的一類聚合物。
總之,錦綸蠶絲是一種無經緯度的非織造布,它是直接利用高聚物切片、短纖維或長絲將纖維通過氣流或機械成網,然后經過水刺,針刺,或熱軋加固,最后經過后整理形成不規則的絲狀新型纖維制品。其密度僅為0.91g/cm3,克重為:10-120g/m2,厚度為0.11-0.38mm。質地柔軟,輕薄通透,無毒、無異味,不刺激皮膚,新型環保。
3、錦綸蠶絲在湘繡刺繡中的應用
采用一種輕薄如絲、通透柔軟的錦綸蠶絲,靈活運用摻針、交叉針、游針、亂針等數十種針法,虛實相接,將材質紋理與絲線肌理有機融合,設計工藝與刺繡藝術相得益彰,完美統一,賦予了傳統刺繡新的藝術生命力。
錦綸蠶絲是仿制品,它仿天然蠶絲結構而成,回復了蠶吐絲而成的天然狀態,絲絲縷縷猶如蠶一遍遍吐絲結疊而成,絲縷不規則彎曲結疊,疏密厚薄不勻,薄如蟬翼處有不少透氣空眼,厚絲纖維歷歷分明。
在這樣的底料上施繡,首先是讓底料絲縷的不規則紋飾與絲線
肌理有機結合,使刺繡本身空靈起來,空靈得與底料絲縷呼應,若隱若現,使刺繡絲縷與底料絲縷走向融合。圖2所示的是采用錦綸蠶絲刺繡的《碧玉新妝》。
《碧玉新妝》畫面為一幅寫意荷花,疏落有致的荷桿,偏于一隅,若隱若現的荷葉寥寥數朵紅荷點綴其間,其中幾枝含苞待放。畫面的大量空白,為刺繡絲縷融入底料絲縷提供了空間。即便是荷葉荷桿的出枝筋脈走向,其彎曲伸展間,似乎也與蠶絲本身云叢狀的絲縷彎曲伸展走向相一致相呼應相扶攜。
圖2 蟬翼繡《碧玉新妝》
該作品2015年12月6日參加了在云南舉辦的第五屆全國非遺聯展,獲得了極好的評價。
圖3所示的是《春曉》作品,該作品于2016年5月,榮獲第十二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中國工藝美術文化創意獎”金獎。
作品采用錦綸蠶絲為底料,運用以工帶寫的描繪手法,刻畫了初春時節,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淺黃嫩綠的柳絲,像婀娜多姿的妙齡少女在池塘邊梳理著長長的發絲,鳥兒向遠方眺望,朦朧的春霧,妙曼搖曳的柳枝,一幅如詩如畫,萬物復蘇的春景圖呈現眼前。作品靈活運用摻針、交叉針、游針、亂針等針法,虛實相接,材質紋理與絲線肌理相得益彰,完美統一。整幅作品清新雅致,富有時代美感。
圖3 蟬翼繡《春曉》
圖4所示的是作品《綻放》,該作品2014年入圍首屆南通國際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2]。
采用通透柔軟、輕薄如絲的錦綸蠶絲為底料,運用以工帶寫的描繪手法,刻畫了盛夏之時綻放的紅荷。朦朧虛幻的背景中紅荷灼灼,艷而不俗,清新雅致。作品運用摻針、游針、柳針、平針等多種針法,既在一定程度上再現荷花物象,又在更大程度上吻合底料絲縷,裝裱突破傳統的方法,畫芯鑲嵌于厚實的畫框中間,增強了畫面的立體感。整幅作品雅致新穎,具有極強的藝術氣息。藝術巧思和設計思維完美結合,賦予了傳統刺繡新的藝術生命力!
圖4 蟬翼繡《綻放》
4、結論
將錦綸蠶絲應用于湘繡刺繡,并充分發揮針法的表現力,利用其各自的優點和特性,底料的絲質紋理與絲線肌理高度融合,完美統一。創新地刺繡極具藝術價值的湘繡產品,并形象地稱為“蟬翼繡”,也寓意禪意之意。豐富了湘繡的內涵,開創了當代刺繡藝術新風采。
參考文獻:
[1] https://baike.so.com/doc/143103-151203.html
[2] http://www.zgswcn.com/2014/0826/478523.shtml
作者簡介:
黃笛,女,漢族,湖南長沙人。畢業于湖南工藝美院服裝設計專業。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美行業藝術大師、中國青年刺繡藝術家、湖南省工藝美術大師、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湘繡代表性傳承人、蟬翼繡(禪意繡)創始人、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理事、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刺繡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南省工藝美術系列高級職稱評委庫成員、湖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新職業(湘繡)開發專家小組副組長、湖南工藝美術職業教育集團理事。曾先后任職于湖南羽絨制品廠、湖南電視臺、湖南航天管理局,F任湖南金球湘繡有限公司藝術總監、湖南省當代湘繡藝術研究院院長。
其主持、參與了湘繡“原產地”標記注冊及湘繡“申遺”等多個項目的認證、申報工作,為促進湘繡傳統文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作品曾兩度搭載“神六”、“神十”遨游太空,使得湘繡藝術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輝煌成就。發明專利《可拆可調式手工刺繡繃架》和《一種湘繡用框架》分別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作品屢獲國際、國家級設計大獎,并多次赴海外展覽!逗商猎律、《百合小鳥》等作品在保利香港拍賣公司成功拍賣,多件作品被相關部委及收藏愛好者收藏。
主要代表作品有:《偉人毛澤東》、《!返茸髌反钶d“神六”遨游太空;《福字奧運標志》榮獲中國人文奧運旅游紀念品設計大賽最佳民俗文化金獎;《母愛》、《覓》、《香遠溢清》分別榮獲2009、2011、2014“金鳳凰”創新產品設計大賽金獎,其中《覓》、《香遠溢清》分別入選國家博物館2012、2014“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蟬翼繡《碧玉新妝》榮獲2014“中國原創·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巨幅湘繡珍品《超級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永久性珍藏于國家雜交水稻技術研究中心。
來源: 時間:2017-07-11 16: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