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工藝美術行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工信部消費〔2014〕192號
工業和信息化部
工信部消費〔2014〕192號
關于工藝美術行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為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進一步落實《傳統工藝美術保護條例》,促進工藝美術行業全面健康發展,推動創意產業繁榮,提出以下指導意見。
一、充分認識工藝美術行業發展的重要意義
工藝美術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成果,是中華民族五千年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和繁榮工藝美術行業對于豐富人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增加就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密切對外交往、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我國工藝美術行業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產業體系,行業規模不斷壯大,集中度穩步提高,品種和技藝推陳出新,產品國內外影響力和知名度顯著提升,涌現了一批德藝雙馨的工藝美術大師,但也面臨著專業人才短缺、創新意識薄弱、小微型企業生存壓力加大、不同地區產業化程度不均衡、行業配套水平低、自主品牌建設滯后、傳承保護力度不足、稀缺原料過度開采等突出問題。面對這些突出問題和當前行業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必須充分認識發展工藝美術行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全面推進行業轉型升級,促進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
。ㄒ唬┲笇枷
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保護和發展并舉為基本思路,以加快發展方式轉變為主線,以提升發展層次、豐富文化內涵為核心,進一步增強傳統工藝美術保護和發展力度,著力推進工藝美術行業特色化、集群化、品牌化發展,不斷提升行業的創新能力和技術水平,形成大中小企業協調發展、行業競爭有序的發展新格局。
。ǘ┗驹瓌t
堅持市場主導與政府引導相結合。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通過政府的政策扶持、規范市場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為行業發展保駕護航。
堅持保護傳承與創新發展相結合。加強對傳統工藝美術品種、技藝的保護與傳承,積極引導工藝美術企業運用現代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創新思維,促進行業提升發展。
堅持師徒傳承與多種教育模式相結合。積極引導工藝美術大師增強社會責任,鼓勵大師授徒傳藝,切實提高大師與學徒的社會待遇。擴大院校工藝美術專業及職業教育規模,完善在職進修制度,提高人才保障水平。
堅持行業發展與資源保護相結合。秉承可持續發展理念,加強生態建設、環境保護和珍稀礦石資源的保護性開發,促進工藝美術行業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
(三)主要目標
到2020年底,工藝美術行業保持穩步發展;培養多層次的管理和設計人才;專業技術職稱和榮譽稱號評審工作科學化、制度化;培育一批行業名人、名店,涌現一批行業珍品;爭創更多中國名牌和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建立起多個行業服務平臺;培育和認定100個以上工藝美術特色區域;建立起200個大師工作室。
三、主要任務
。ㄒ唬┲笇髽I分類發展
培育壯大行業龍頭企業。重點支持行業優勢門類中綜合實力強、研發設計能力突出、人才優勢明顯、帶動能力顯著的龍頭骨干企業延伸產業鏈條,以強強聯合、兼并重組、并購等形式組建綜合型企業集團,實現由單一的原料生產加工向文化創意、工藝研發、推廣營銷、進出口貿易等方向發展,做優、做大、做強,增強核心競爭力。
大力培育特色小微型企業。積極引導傳統工藝美術企業走特色發展之路,突出品種、技藝、地域和民族特色,提倡小而精、靈活的生產和經營方式。進一步落實國家有關小微型企業的各項優惠政策,健全小微型企業的公共服務體系。支持符合條件的小微型企業發行中小企業私募債,或在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和區域性股權轉讓市場掛牌融資。
促進大中小微型企業協同發展。鼓勵行業內龍頭骨干企業引領和帶動中小微型企業共同發展,形成產業鏈上的緊密協作關系。推動大中型工藝美術企業開展跨地區、跨行業合作,增強行業發展活力和內在動力。
。ǘ┮龑Мa業合理集聚
加快培育工藝美術特色區域。以地區傳統資源優勢為依托,以行業骨干龍頭企業為抓手,按照“產城(區)一體”的思路,加快工藝美術特色區域建設,培育壯大特色產業集群。圍繞主導產業,加快發展配套產業與工藝美術服務業,健全公共服務體系,提升產業配套水平。著力挖掘和展現少數民族地區具有文化特色的傳統品種和手工技藝,培育以自然資源、人文傳統為支撐的傳統工藝美術特色集群。
大力建設特色工藝美術產業園區。以工藝美術特色區域為中心,以大中型城市為依托,積極引導和鼓勵工藝美術企業聚集,建設集創意、研發、制造、流通、服務等功能為一體的工藝美術產業集聚區。加大對園區基礎設施的投入,健全公共服務,不斷提升園區的發展水平。
著力創建工藝美術產業示范基地。充分發揮區域比較優勢,有效利用原料、技藝和特色傳統資源優勢,以重點區域為中心、以重點產業園區為載體,以重點企業為引領,按照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創建的標準和要求,創建工藝美術產業示范基地,形成示范、窗口和輻射效應,著力打造工藝美術區域品牌,提高國內外影響力。
。ㄈ┘訌娙瞬抨犖榻ㄔO
健全大師帶徒傳承機制。探索新型師徒傳承機制,制訂并實施工藝美術大師帶徒授藝資助計劃和相應管理辦法,切實提高大師的社會地位,完善收入分配激勵機制,提高大師授徒傳藝的積極性。完善工藝美術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價標準和職業技能鑒定制度。
引導發展工藝美術專業教育。積極引導和鼓勵工藝美術重點區域創辦工藝美術職業院;蛟谟袟l件的職業院校增設工藝美術相關專業,針對本地重點的傳統技藝品種,創新教學方法,加快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充實技藝人員隊伍。
探索建立工藝美術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體系。鼓勵普通高校、職業院校與企業之間開展合作育人和崗位互換活動,加強人才交流。探索針對工藝美術人才特點的教育培訓方式方法,開展工藝美術繼續教育和終身教育。鼓勵地方政府制定工藝美術職業教育和就業特殊優惠政策。加快行業專業管理人才培養,加強經紀人隊伍建設。
。ㄋ模┩七M技藝傳承創新
加強傳統品種技藝保護。健全傳統工藝美術品種與技藝的保護體系,依法、有序開展傳統工藝美術品種、技藝的整理工作,加大對傳統工藝美術資料、珍品、傳統品種與技藝的研究和保護力度,加快搶救瀕危品種。
加大科技研發力度。鼓勵工藝美術企業在保持特色的基礎上,積極開展科技攻關和創意研發,實現產、學、研的有機結合。引導企業開展自主創新、行業共性關鍵技術、新興領域核心技術研發,加快推進科研成果的產業化。
加快材料和技法創新。加快現有生產設備、工具的技術改造,廣泛開展技法創新、工藝創新和材料創新。有序推進計算機輔助設計和智能數控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加大力度開發稀缺性原材料的新型替代原料。有效利用科技新成果,提高產品工藝制造能力和效率,提高產品的適用性和質量穩定性,增強市場競爭力。
。ㄎ澹⿵娀灾髌放平ㄔO
加快品牌培育。加快培育特色品牌、區域品牌,積極爭創中國名牌。圍繞優勢行業門類和重點品種與技藝,提倡精工精作,發揮名人效應,推進大師品牌體系建設。支持優勢品牌企業跨地區開展兼并重組,壯大品牌企業規模。完善品牌服務體系,提升品牌建設服務水平,增強品牌的綜合實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加強品牌宣傳與保護。強化企業的市場競爭意識,利用多元化媒體和國內外各類營銷平臺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加快建設名優名品的實體渠道和電子交易體系,提升交易平臺的信息化和網絡化水平,擴大國內外市場份額。增強品牌保護意識,塑造和維護自主品牌的國際形象,積極維護品牌合法權益。
加強知識產權運用與保護。推行工藝美術行業知識產權分析評議,鼓勵企業加強對知識產權的規范化管理,支持企業和個人就工藝美術作品、技藝和產品進行知識產權布局。建立工藝美術行業知識產權信用公示制度和預警機制,加強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和行業自律機制建設,加大對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的懲處力度。鼓勵在產品及產品包裝上使用企業商標或個人標識,積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四、保障措施
。ㄒ唬┘訌娬叻龀
一是積極推進與金融等部門協調,搭建企業融資平臺,按照風險可控和商業可持續原則,切實解決廣大小微型工藝美術企業的融資難問題。二是積極引導地方政府通過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等渠道加大對工藝美術產業的支持力度。三是探索引進民間資本,搭建工藝美術中小企業集群創新發展平臺,重點支持工藝美術集聚區建設、傳統工藝美術品種、技藝的保護與傳承、高級研發設計人才培養、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等。
。ǘ┘訌娦袠I發展指導
一是積極引導各地從區域比較優勢出發,制定適合本地實際的行業發展規劃。二是積極建立從國家到地方的工藝美術品種、技藝和評價機構的管理服務體系。三是加快制定行業相關標準,完善工藝美術產品的認證、監督和檢驗制度。四是提高知識產權及專利保護意識,加大對商標、外觀設計、發明專利和原產地的保護力度,嚴厲打擊侵權行為和假冒偽劣產品,營造公平競爭環境。
。ㄈ┘訌娦袠I信息和服務
一是積極引導各地建立工藝美術政策法規、產業資料(品種、技藝、人才、資源、教育)、市場信息、行業動態的信息庫,形成全行業聯動的信息系統,為政府和企業提供及時有效的信息服務。二是結合工藝美術產業新的業態和新的發展趨勢,推進工藝美術企業的信息化建設,促進兩化深度融合。三是推進全國聯動的信息和服務平臺建設,為品牌宣傳、產品展示、產品銷售、知識產權保護、人才招聘等提供支撐。
。ㄋ模┘訌娦袠I中介紐帶作用
一是積極參與國內外有關標準、相關技術法規制修訂,提高行業組織為政府和企業的服務能力。二是積極推進行業自律體系和誠信體系建設,營造有利于行業發展的良好環境。三是鼓勵行業組織加強調研,建立經濟運行及預測預警信息系統,及時反映行業情況和問題。四是引導評估、拍賣、定價、經紀、推介、交易等中介機構,進一步完善和加強適合工藝美術行業特點的專業服務。
各地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根據本指導意見要求,結合實際研究制定適合本地區工藝美術行業發展的具體實施方案或配套政策措施,加強調查研究、溝通協調,抓好措施落實,確保取得實效。
來源: 時間:2014-06-13 13:08:58